日前,农业农村部发出通告,2019年2月1日起,停止发放刀鲚(长江刀鱼)、凤鲚(凤尾鱼)、中华绒螯蟹(河蟹)专项捕捞许可证,禁止上述三种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……这两天,长江刀鱼禁捕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。太仓人的美味江刀,将正式告别餐桌,回归自然。面对长江刀鱼的“禁捕令”,各界反应如何?昨天,记者进行了走访。
■市民:拍手称好,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后代
“长江刀鱼禁捕绝对是一件好事,毕竟有利于保护好江刀这种珍稀的长江野生鱼种,保护长江生态环境,造福子孙后代。”昨天,在华东水产批发市场,购买海鲜的市民范康坦言。
范先生告诉记者,虽说他祖籍浙江,但他们一家在浏河生活了40多年。他回忆20年前,刀鱼产量高,价格也相当便宜,每年清明前后,家里的大人都会购买一些清蒸或者包刀鱼馄饨尝鲜。但近年来,刀鱼产量大幅减少,价格更是年年飙升。对普通市民而言,动辄几千元一斤的长江刀鱼已成为“奢侈品”。
“要是像现在这样捕捞下去,鲥鱼等江鲜也会慢慢绝迹!”采访中,多位市民支持刀鱼禁捕。
■商贩餐馆:意料之中,正抓紧转变经营理念
汪金山是太仓水产生意人中的资深人士。来自安徽的他在太仓居住了28年,刀鱼生意做了20年。
“长江刀鱼生意,一年比一年难做!”他告诉记者,这是意料之中的事。其实,他们对相关政策早有耳闻。目前,他们在做好带鱼、黄鱼、梭子蟹、对虾等海产品生意的同时,正抓紧与浙江、上海等地的合作伙伴联系,以尽快转变经营方向,做海刀的生意。
“这几年早已逐步转变了经营方向。”水产经纪人张心强说,其实,大部分华东水产批发市场的商贩都是兼带着做刀鱼生意。现在,他准备花更多的心思在自己主打的海鲜上,毕竟价廉物美的海鲜更受大众喜爱,赚头也不比刀鱼差。
长江刀鱼全面禁捕已是事实,不再是“狼来了”,那么餐饮企业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呢?浏河一家主打江海河三鲜餐饮企业的负责人说,江刀禁捕,对他们经营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,但不会太大。刀鱼是江鲜一大特色,但并不是全部。
该负责人说,以前,清明前后,各地食客蜂拥前来品尝江刀,但这两年,全国上下厉行节俭风,刀鱼等高档消费量明显减少,很多餐饮企业的营业额与往年相比减少了20%-30%。所以,他们也早已布局,到厦门、连云港等地,积极寻找品质较高、口味较好、价格相对便宜的小海鲜,推荐给大众。
走访中,多位当地业内人士坦言,毕竟江海河三鲜中,海鲜、河鲜才是他们的主打产品,更适合普通消费者。
■渔政部门:加强执法,长江太仓段全面禁止捕捞
我市渔民已全部安置上岸,以前在长江刀鱼特许捕捞期内,有经过省海洋渔业局许可的部分外地渔船持证,在长江太仓段水域从事捕捞。市渔政监督大队负责人陆炳华说,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出的文件要求,今年起,停止发放刀鲚(长江刀鱼)、凤鲚(凤尾鱼)、中华绒螯蟹(河蟹)专项捕捞许可证,禁止上述三种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,这也意味着,从今年起,长江太仓段水域也将全面禁捕。
“我们将组织渔政执法人员,搭乘执法船和执法艇,严密巡查,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捕捞行为。”据介绍,今后,市渔政监督大队将进一步调整充实执法力量,全面加强对长江太仓段水域的巡查;必要时,及时与公安、海事等部门联络沟通,开展联合执法,一旦发现违法捕捞行为,及时出击,及时查处,进一步加大对长江刀鱼、中华绒螯蟹等天然水生动物资源的保护,全面呵护长江水生态环境。(太仓日记者 李 华 本刊记者 张晓成)